资讯中心
首页 > 企业动态 > 探秘阿里的“创新工厂”
探秘阿里的“创新工厂”
发布时间:2020/6/22  浏览次数:   [ 返回 ] [ 打印 ]

“但做好事,莫问前程。”李阳这样形容自己做“唱鸭”时的心态。在此之前的一年内,他带领的2个创新项目均以失败告终。

一年后,作为国内首款弹唱App,唱鸭上线一年,MAU较去年同期增长11倍,其中95后占比超过90%。

对身边世界始终保持好奇心的吴嘉,带领团队,在竞争异常激烈、高手云集的搜索赛道上摸爬滚打了近4年时间。

今年4月,“夸克搜索”在App Store的免费应用下载排行一度超越行业老大百度,进入TOP10。

在朱顺炎(老顺)看来,吴嘉和李阳都是创新好手,是“造风者”。自从2019年6月18日上任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以来,老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造创新型组织生态,培养造风者。

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阿里健康董事长兼CEO朱顺炎(老顺)

2019年4月27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清华大学2019全球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论坛上发表演讲,详细诠释了什么是造风者。

他说:“今天创新越来越频繁,变化越来越迅速,我跟团队说,的确需要努力不错过任何一班列车,但当你已经落后的时候,就不要去追赶这趟车了,为什么不转而去寻找下一班车……我们要做一个造风者。我们不仅不做跟风者,还要思考如何创造未来,不是追逐上一班列车,而是去思考如何创造下一班列车。”

不追赶风口,而是创造风口——这是对造风者最精准的描述。

在老顺的心目中,最厉害的造风者当属马云。“因为一个想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他找了一些核心成员,也就是‘十八罗汉’,又招了很多新人,组成一个团队,一起做成了很多有意义的事儿……”

造风者:英雄不孤独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在《创新者》一书中指出:创意和创新是个协作过程。

与孤独天才的灵光一闪相比,创新更多来自团队协作;而在数字时代,团队协作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重要。

从这一点来看,李阳是幸运的——跟着他经历了两次创新失败的团队大部分成员,仍旧没有散。

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高级产品专家,唱鸭App负责人李阳

作为UC的一名老员工,2014年,李阳随UC并入阿里,成为了阿里巴巴的一员。2018年开始,他响应“内部创业”的号召,带领团队在海外市场先后尝试了2个创新产品,不过,这两个产品最终都被关停了。

在第2个创新项目即将被关停时,李阳将下一个创新方向聚焦在了国内的音乐赛道,并将这个想法,与创新事业群负责创新投资的邓兆俊进行了沟通。

“当时我们要判断的是几件事。第一,是否要让李阳来做唱鸭这个项目;第二,如果决定让李阳做,他所带领的现有团队适不适合做这个方向的创新。”邓兆俊回忆,创新事业群刚成立时,他每天要花六七个小时,与不同的小伙伴聊他们的创新想法。

尽管经历了失败,但李阳本人和他的团队都有明显的成长,这是促使老顺决定让李阳负责唱鸭项目的最关键因素。“最重要的是过程中每个人必须成长,只要人成长就行了。”老顺曾在不同场合强调过从失败中成长的重要性。

按照老顺培养造风者的计划,李阳的个人成长路径可谓是完美的——加入阿里3~5年,不仅对业务非常熟悉,也取得了优秀的业绩,而且能带领团队开拓创新业务并不断成长。

李阳曾仔细思考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带领的团队,还愿意跟着他从海外市场转战国内,继续搞创新?

他总结了几条原因:“第一,我用过去的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海外把浏览器业务一步步做到了市场第一;第二,人品还不错,大家都信任我;第三,我跟团队大多数人聊过,他们觉得我愿意做有挑战的事情,要么不干,要干就尽力干到行业第一。”

“愿意做有挑战的事情”,这一特质反映到吴波身上则是“不怕折腾”。在创新事业群领导主打语音弹幕的K歌产品“鲸鸣”之前,吴波先后在高德、阿里妈妈、UC工作。选择不同企业文化、不同业务模式的工作,正是吴波爱折腾的最好体现。

许多独立创业者都会羡慕在大公司做创新的人,除了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还不用发愁退路,即便创新失败,也能在公司内部找到其他岗位继续工作。

言下之意,带有一丝不屑——在这场“豪华创业”中,创新者有退路作保障,怎么可能拿出向死而生的决心搞创新呢?

老顺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2019年5月的一次媒体采访中,他提出了创新事业群推动创新项目的三大原则,其中之一便是,打破大公司体系内的求稳状态,激励个人英雄出现。

吴波是这一原则的坚决执行者,他要求招来的团队成员必须要有创新的意愿:“在创新过程中,意愿比能力更重要。因为要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强烈的主观意愿,面对困难犹豫了、妥协了,那机会可能转瞬即逝,就错过了。”

如何判断有没有意愿?吴波有个屡试不爽的小技巧。“你把这个创新想法跟他讲的时候,看他眼睛里有没有光,是不是处在极度兴奋的状态。”

当然,还得配合一定的压力测试,“比如我会明确告诉他,鲸鸣是非常辛苦的创业团队,无论是工作节奏、工作强度还是面临的风险,跟在传统意义上的阿里工作不一样。如果他明白这些了,眼睛里还有光,那我觉得这个人是不错的。”

喜欢挑战、爱折腾、有意愿……这些名词,是否真能完美地总结创新者的特质?或许,我们可以借用沃顿商学院终身教授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的观点,换个角度来做一番诠释:

创新者也会感到害怕。他们害怕失败,但是把他们和我们区分开来的,是他们更害怕不去尝试。他们知道,从长远来看,我们最大的遗憾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没有做什么。

为创新找到灵魂

创新者也会害怕失败。“过程中很难熬,心态急躁。”李阳这样形容自己前两次创新失败的经历。

失败总是与创新相生相伴,据统计,世界上创新的平均失败率大约为85%~95%。如何从机制、流程上为创新项目提供支持,减小失败概率,是老顺的首要任务。

聚焦用户价值

驱动创新者持续创新的是使命。

谈到做唱鸭的使命,李阳显得格外激动:“这么多人都还不会制作音乐,如何让他们也能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市场需求就摆在那儿,这事儿能不能做成、难不难是我们的问题,但你不能质疑这个使命不激动人心。”

普通用户如何通过唱鸭App创作出自己的音乐作品?大致需要几个简单步骤:在App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曲片段,跟随图标按键即可自弹自唱,并且唱鸭提供了钢琴、吉他、尤克里里、说唱Beat等多种乐器,用户还能自己添加和声,让作品更加饱满丰富。

吴波做鲸鸣的唯一目标就是要把“乐以表情”的能力赋能给普通人。作为音乐的重度使用者,吴波坚信,音乐是用来让人表达自己真实情绪的,不应该是工业化的作品。

鲸鸣App从很多人合唱,到很多人对唱,最后迭代到语音弹幕,其实就是为了让用户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绪,“让有共鸣的灵魂在音乐中相遇。”吴波说,“事实上,语音弹幕完成了我们最初希望达成的万人大合唱的效果。”

李阳和吴波对使命的解读,融入了各自创新项目的背景,而老顺看待创新则更为中立,也更切中要害:“聚焦用户价值是做创新永恒不变的中心。

吴嘉认为,从PC时代到移动时代,用户搜索的需求并没有减少,但满足搜索的方式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搜索引擎了,例如用语音的方式通过天猫精灵完成搜索。这意味着传统搜索引擎在面向用户价值方面的创新已经落后了。

“所以夸克搜索需要通过创新,重新回归用户价值,要创造用户价值。”

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智能搜索业务部负责人吴嘉

从表面来看,创新能够为企业带去财富和永续经营的可能,创新也已经变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许多企业都会把它当作口号,甚至写进自己的企业文化中。然而,大家真的理解创新的真实涵义吗?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曾在《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一书中指出:创新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价值;创新不是发生在组织内部的某种事情,而是发生在组织以外的某种变革。

这意味着,创新与聪明的创意、科技发明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为客户创造出新的价值。

价值并不是价格——价值是客户得到的,价格是客户付出的。企业做创新,是要满足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或潜在需求,创造出新的客户满意。

然而,“创造用户价值”这句话说起来简单,要坚持却不容易。

“我们怎么知道一个新产品真的实现了用户价值呢?只有把它推向市场,经过用户检验才能知道。”老顺说,“如果市场反馈不好,就要思考到底是产品做错了,还是市场部门选择的目标用户群不对,导致产品的市场表现不好。每一个环节都要经过细致研究。”

这些还不足够。老顺继续道:“创新过程中,如果找到一个用户价值点,必须判断这个用户价值点是否足够支撑创新产品的长远发展。这中间要经过不断的战略迭代,才能逐渐看清楚。此外,还要考虑市场竞争,以及团队本身的能力、经验,等诸多因素。”

有目标的创新

由此可见,判断一项创新是否创造了用户价值,需要一个过程。在创新事业群,确保这个过程顺利推进的是OKR+PDCA的过程管理。

OKR的全称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它成型于英特尔,扬名于谷歌,2014年被引入国内后,在国内企业界掀起一股热潮,百度、华为、字节跳动等IT、互联网、高科技公司纷纷导入实施。

PDCA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 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在创新事业群成立之初,老顺就在组织内导入了OKR+PDCA的过程管理,目前孵化出的如夸克、唱鸭、VMate等千万级用户量的创新项目,均是这套组合管理工具的受益者。

接下来,我们结合唱鸭App的迭代过程,来详细说明OKR+PDCA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玩音乐这件事上,李阳团队最初观察到的现象是,许多用户喜欢唱歌,但有时候会唱不准或者跟不上调儿,并且通常也唱不完一整首歌。基于这个发现,唱鸭推出了第一个版本——用户照着歌词清唱一小段儿。




会员客服
有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