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首页 > 企业动态 > 即时零售的下一步:双轮矩阵,“时间杀手”凭效率出圈
即时零售的下一步:双轮矩阵,“时间杀手”凭效率出圈
发布时间:2021/1/29  浏览次数:   [ 返回 ] [ 打印 ]

在零售业,效率是生死线。

不妨设想一下这个场景:在超市一米多高的货架前,分拣员拿出纸质订单,逐一挑拣货品。有些商品摆在高处、或是不太常见的角落,这都导致分拣员的操作速度比平时慢了一倍。而在5公里外的公寓里,可能正坐着一个等待调料下锅,或是手机电量只剩5%的人。

伴随外卖、传统零售业走向线上,正在进入巨大的时间交易市场。到家服务本质上是时间交易,商超拣货员和配送骑手以时间换空间,来交换消费者相对更高的时间成本,而时间交易最普遍的场景就是即时零售。

在这一赛道,传统商超之所以被赋予更高价值,关键在于入口的稀缺性。其不足之处则是对效率的忽视。

针对如上难题,达达集团或许能为零售商们提供一把钥匙。作为“即时零售第一股”,达达集团(下称“达达”)旗下拥有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两大平台,分别聚焦在本地即时售和配送业务。

从商流到物流,达达正在试图将这些散落的环节一一串起。

1

商超O2O为何被需要?

回顾以往的电商路,不难发现互联网电商已经经历了远距电商、近距电商时代,如今到了微距电商时代。

在远距电商时代,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商品要从大仓历经多种交通工具送达用户家中,至少需要几天时间。近距电商的效率较远距电商有所提升,大多由平台在城市建立中心仓,将配送距离缩短到用户周围100公里内,可以实现次日达。

但快餐时代早已提高了用户的消费心理域值——“想要即有”不再是单纯的愿望,更在即时零售的语境下变为现实。

在互联网高度普及和懒人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在消费者经历过餐饮外卖即时送达的培育后,即时消费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消费方式。微距电商时代正式到来。在微距电商时代,商品距消费者的距离进一步被拉近,配送效率提高到小时级别。

这也意味着,线下零售商正在成为即时零售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传统零售商的经营模式大多基于线下门店,辐射范围有限。随着用户消费习惯的改变,为持续获得业务增量,零售商们也亟需扩宽业务边界,开始加速走向线上,全渠道布局甚至成为行业标配。

尤其疫情以来,到家需求爆发,即时零售也迎来窗口期。例如生鲜电商在2020年无论是用户还是平台数据都实现了指数级提升,这还只是生鲜品类的利好。日化、3C、药品甚至家居用品的日益线上化,都让零售商们捕捉到了市场红利。

2

知易行难

但将传统零售业务布局O2O,又谈何容易?

比如通常会被消费者忽略的履约,直接决定了一笔订单的利润和用户体验。

“相比到店业态,用户需要为到家服务付费,自然希望付费成本越低越好,而成本则取决于各平台间的履约效率。”京东到家零售赋能事业部总经理练燕杰表示,过去零售商通常会从城市大仓进货,再将货从门店仓放置到货架上,总体而言效率并不高。“而在即时零售背景下,传统零售商往往无法满足线上业务的极速达要求。”他补充道。

在零售商O2O环节,商超员工需要代替消费者进行拣货,前期只有系统没有小票,时常会出现错拣或漏拣的情况。在拣货过程中,如果员工对商品位置不熟悉也会拖慢整个履约时效。

拣货完成后,店员还要跟配送员进行交接,再由配送员完成配送环节。中间的交接如果不够流畅,配送员往往需要等很长时间,这些都会极度影响到效率和用户体验。

简言之,订单履行对利润率和用户留存率有巨大影响。在现实情况下,单次采摘时间越长、成本越高、利润也就越低。




会员客服
有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