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鲜活农产品基地自采有许多已经形同虚设
15年过去了,回望超市行业的自采自营,惊醒地看清楚了,在鲜活农产品的自采上几乎没有进步,还是停留在当时的“经纪人”和“代办人”委托环节,没有再往前走一步向产地建仓,再进一步向订单农业发展。
在春节之后的6省市行业调查来看,有些超市企业所谓的基地采购现在已经是同一批货存在着多个经纪人和多个代办人的状况,农产品的基地采购有的已经演化为“多环节”的采购,所谓的基地采购是形同虚设的。
2006年我提出农产品采购要到田间地头,并喊出了“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的口号,现在看来绝大部分超市企业非但没有做到,而且还退步了!
最近我非常郁闷,为什么社区团购会选生鲜作为打市场的首选品类?为什么城市里农民开的菜店在专业化的过程中越开越红火,根本不惧你超市的生鲜?为什么超市竞争不过生鲜便利店?
更令人吃惊的是,从去年以来随着超市行业的客流量和销售下降,大家都围绕着“低价”去采购。有相当多的超市企业都开始放弃基地采购,回返到批发市场去采购,而且采购占比越来越高,基地采购已经变成了一个胡弄消费者的“噱头”。可以预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安全堪忧!
超市卖场的生鲜经营古板定格缺乏变化的活力和烟火气
在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生鲜便利店、农民菜店、直播卖菜,颗粒化的农户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的生鲜大战中,超市卖场的生鲜经营表现出了古板定格的腔调。老套路老打法,在所有的业态中超市卖场的生鲜经营是最缺乏活力和烟火气的。
市场实例告诉我们,生鲜经营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除了小型化的店铺经营能够把个人的辛劳与智慧发挥到极致这一利益机制外,在互联网条件下市场资源的组织化呈现出灵活多变的可能性,采购渠道的多元化和店铺售卖方式的多样化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
超市企业生鲜经营方式如果不能顺势而变,是危机重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