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首页 > 企业动态 > 海底捞1天亏超1000万,餐饮“新贵”依旧摇旗呐喊
海底捞1天亏超1000万,餐饮“新贵”依旧摇旗呐喊
发布时间:2022/2/23  浏览次数:   [ 返回 ] [ 打印 ]

2月21日,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2021年预计净利润亏损38亿至45亿,即,一天亏损1041万到1232万元,这一规模远高于分析师们估算的净亏 3 亿至 10 亿元。截止发稿前,海底捞报18.9港元/股,总市值1051.3亿港元。

近两年,疫情的反复让线下餐饮赛道充满着不确定性,呈现出一副冰与火之歌。

海底捞市值下跌的另一侧,从中餐连锁「乡村基」到粤式连锁火锅「捞王」、麻辣烫连锁品牌「杨国福」、甚至连锁面馆「和府捞面」依旧奔赴在上市的路上,「张拉拉」、「马记永」也在继续融资扩张。

在餐饮界,资本永远在寻找下一个“海底捞”,但如今,线下餐饮的“标杆”和“领军式”人物海底捞遇冷,线下餐饮还香吗?

01

海底捞这两年:

从关店300家,到亏损超38亿

海底捞可能有两种死法。一种是管理出问题,如果发生,死亡过程可能持续数月乃至上年;第二种是食品安全出问题,一旦发生,海底捞可能明天就会关门,生死攸关。

海底捞一直把这对于危机的自省与预判,展示在品牌官网之上。有趣的是,近两年,海底捞过得有些煎熬,或许正是因为这两种“死法”同时开始出现了。

继续从那份公告谈起。

具体来看,海底捞在那份盈利预警公告中称,相较于2020年的3.09亿元净利润,2021年预计净亏损人民币38亿元至45亿元;与此同时,2021年营收预计超过人民币400亿元,对比2020年约286亿元的收入,增长超过40%。

对于此次“巨亏”,海底捞从两方面给出了解释。

一方面,2021年300余家餐厅关停及餐厅经营业绩下滑等因素导致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合计约人民币33亿元至39亿元;

另一方面,全球持续变化和反复的疫情,2020年、2021年门店网络快速扩张以及公司内部管理问题等对海底捞餐厅经营状况带来冲击。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海底捞餐厅运营受到全球区域性疫情暴发和公共卫生管控措施的显著影响,经营业绩较2020年下半年出现下滑。海外门店2021年也出现亏损加剧的情况。

但事实上,最受疫情影响的是2020年。而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虽净利润亏损9.65亿元,下半年恢复后,扭亏为盈,全年获得净利润3.09亿元。按照正常节奏,随着国内疫情的相对向好,其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亏损。

但海底捞的“加速”和“失速”改变了一切。2020年海底捞新开544家门店,2021年上半年继续开店299家,直至2021年11月,才启动了“啄木鸟计划”,关停300余家门店。




会员客服
有事点这里